close
骨質疏鬆是一種骨頭上的疾病,是因為骨頭裡面的礦物質含量降低,使我們的骨頭變得脆弱了!當骨頭變得脆弱時,就容易導致骨折,最常發生骨折的地方在脊椎、髖關節和手腕。在小孩子及青少年時期骨質密度會成長至巔峰,到成年人時,骨頭密度就會維持或逐漸下降,當老年時期,可能因為年齡因素或少活動的關係,而導致骨質疏鬆。
什麼叫T score?
當我們檢查骨質疏鬆時,會以T score代表骨頭裡面礦物質的密度,而這個值再依據統計數據去分析,讓我們知道這個值相對於其他人,是屬於骨質疏鬆還是正常的骨頭密度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分析:
正常骨密度:>-1.0
骨質缺少:-1.1~-2.4
骨質疏鬆:<-2.5
危險因子
原發性:停經後婦女、白種人、亞洲人、家族遺傳因子、體重偏低的人、很少進行身體活動的人、抽菸者及長期臥床者。
次發性:身體疾病(例如:甲狀腺功能亢進、慢性腎疾病、過度酒精攝取者等)、藥物攝取(例如:糖皮質激素等)。
圖片來源: https://goo.gl/PqKLwJ
如何避免骨質疏鬆?
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(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)建議以下四種方法來避免骨質疏鬆:
- 多攝取鈣質及維生素D。
- 多進行承重運動,例如:走路、跑步、爬樓梯等。
- 健康的生活型態,適量的酒精攝取及禁止吸菸。
- 如果必要時,應監測骨質密度的變化。
運動處方建議
模式:
- 承重運動:走路、跑步、爬樓梯等
- 非承重運動:健身器材腳踏車、滑步機等
- 阻力運動
頻率:一周2~3天,中間休息需間隔一天。
禁忌症及需注意事項:
- 避免做軀幹彎曲的動作,例如:仰臥起坐。
- 避免做合併軀幹彎曲及旋轉的動作。
- 當作阻力運動時,必須要以漸進式的方式增加阻力,不可增加太快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