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體足部力學評估的重要性
現在市面上鞋墊的款式那麼多,各個都強調自家產品的各項效果。但是到底怎麼樣的鞋墊適合自己?是否使用這種鞋墊問題就會改善?抑或只是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,沒辦法真正解決問題根本?想必大家一定會思考這樣的問題。
要得知問題的答案,醫療生物力學評估就是最初、也是最重要的關鍵。因為『一步錯,步步錯』!沒有正確的評估過程跟結果,就找不出真正問題所在。正確的評測導引出良好的治療;反之則陷入「疼痛→緩解→疼痛」無限惡性循環的痛苦深淵!因此要有一雙好鞋墊,首先要有正確的評估與精準的測量,是我們選擇的第一要件。
足部與各項疾病關聯
足部對身體的重要性就像房子的地基,因為它是負責承受重量的關節中最接近地面的。建築物的地基若是不穩固,會造成地上物結構傾斜,危害居民的住身安全;足部結構如果異常,影響當然也不僅只於腳踝而是會向上延伸至膝蓋、骨盆甚至脊椎,關節會因為受力不均勻導致走路步態不正常,日子久了各種問題也就接踵而來。
常見的足弓型態有以下四種:
1.外翻足 (Pronated Foot):即是指腳跟跟骨外翻現象,約佔85%。
2.扁平足 (Flat Foot):指的是足底縱弓低下的情形。若以腳掌拓印方式來看,扁平足的人可以看到幾乎整隻腳掌的圖案,約佔5%。
3.高弓足 (High Arch Foot):與扁平足相反,高弓足指的是足底縱弓較高的情形,約佔9%。
4.正常足 (Normal Foot):約佔1%。
可以看到正常足的人比例遠小於另外三種,所以了解自己的足型其實是很重要的,除了可以知道怎麼樣挑選鞋墊、鞋子之外,也能就自己的足型情況做些加強的運動訓練去避免可能的受傷。
每個人的雙腳都有差異,有的人可能雙腳都外翻或者扁平足,但有的人可能左腳扁平足但另一腳是正常足或是高弓足。在體能比較好或足部健康時,身體會自然的藉由不同的站立或行走方式來調整雙邊差異。但隨著年齡退化或是受傷次數漸多時,雙腳漸漸無法擔任承重及穩定身體的重任,就會出現下背痛、行走費力或足底筋膜發炎甚至是關節變形等等不同的症狀。患者經歷長時間的慢性疼痛,做遍復健治療、各式運動都無法完全解決,卻不知道真正的關鍵其實是在自己的腳上。
同步發佈於 www.phclinic.com.tw 更多運動保健資訊歡迎到網站參觀喲!
粉絲團 力康健康管理中心